途锦在线 > 文化新闻 在考古中重新认识“乡土”与“家国”

在考古中重新认识“乡土”与“家国”

admin 文化新闻 2023-11-04

  作为一个四川人、一个中国人,

  我们的关注与研究首先要从自己熟悉的家乡开始,逐渐向外延展,最后上升到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层面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

  向大众介绍考古情况、科普考古知识,本身就是我们的使命

  考古热和博物馆热是当前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人物简介

  孙华

  四川绵阳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持续关注并参与中国西南地区考古,对三星堆遗址的诸多研究成果得到学界广泛认可。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等。

  

  伴随三星堆“再醒惊天下”,孙华的行程格外忙碌。专访、直播、讲座……他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众介绍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的成果。

  近日,孙华接受了四川日报全媒体“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记者的专访。在孙华看来,考古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从物质走进历史的道路,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考古材料所呈现出的,由自身区域特色明显到逐渐走向文化统一的变化,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有力实证。

  

  走向考古 实物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上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的地理科普读物《研究自己的乡土》,曾在青年群体中风靡一时。在这本书中,奥勃鲁契夫建议有志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青年读者,起步要从探究自己的家乡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然后逐渐走向外界,了解更大的世界。孙华在中小学阶段也曾读过《研究自己的乡土》,在此后漫长的研究工作中,他始终铭记着奥勃鲁契夫的建议。“作为一个四川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关注与研究首先要从自己熟悉的家乡开始,逐渐向外延展,最后上升到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层面。因为我们的知识总是不断拓展的,我们应该从地方的历史掌故、名胜古迹切入或者开始对历史文化的学习。”

  自此以后,孙华开始尝试参加一些与本地历史文化相关的田野调查。上世纪70年代,还在读中学时,他就利用假期报名参加了四川省博物馆(今四川博物院)组织的关于四川陶瓷史的田野调查。跟着编写组,他先后到成都琉璃场窑、邛崃邛窑、彭县(今彭州)磁峰窑和广元瓷窑铺等窑址做调查。他第一次接触到以实物研究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也真正意识到实物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1977年,孙华考入绵阳师范专科学校(今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每天除了和历代文学作品、语言文字打交道外,孙华最开心的事就是关注各地的考古新发现。利用课余时间,他曾对学校附近的汉代平阳府君阙做过测量,并发表相关文章。“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绵阳地区文化馆从事文物工作,其间曾参与绵阳地区文物志的编写工作。在逐渐加深对家乡认识的同时,我开始觉得自己应该进一步深造,去接受系统的考古学训练。”

  

  走向商周 系统学习新石器商周考古

  1984年,孙华如愿考入北京大学,跟随考古系教授邹衡系统学习新石器商周考古。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首先源于孙华在不断的历史阅读中,对先秦史产生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商周时期,是中国从史前时期发展到历史时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所谓“文明大备”的时期,很多思想制度、文化艺术都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由于这一时期有些阶段没有文字记载,或者只有很少的文字记载,这就需要通过实物、通过考古发掘的遗迹和遗物来观察与分析,是比较有趣的。”除了商周考古,故乡、乡土的概念也时刻萦绕在孙华心头。他始终关注着家乡四川乃至整个西南片区的考古发展。西南地区的区域考古,成为他的第二个研究方向。

  1994年开始,孙华参加了长江三峡库区的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经历了前期考古调查和发掘,从1997年工程动工后,开始从事抢救性的考古发掘,一直到2005年。在这8年间,他几乎每年都有一段时间驻扎在重庆市忠县从事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

  2005年后,孙华除了研究中原地区的夏商周考古和三峡库区考古外,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家乡所在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时间范围也从西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延伸到汉晋墓葬、唐宋石窟寺、宋元山城、明清土司遗址等。“总体来说,我从事考古研究,主要是凭着兴趣和热情,从家乡绵阳向外延展到四川、西南,乃至整个国家。”

  

  走向公众 让考古成果被更多人理解